Jamdani 編織、Muslin細平布、Ikat雲彩染介紹👇🏾
這系列裙子採用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級細平布棉紗Muslin,以及莫卧兒皇朝貴族御用的傳統Jamdani及Ikat編織技術。
首先,Muslin一字先不要跟「Muslim穆斯林」混淆,它的名字是源自伊拉克北部城市名字—摩蘇爾(الموصل Mosul)*。不過,有些人認為它更早由來應是孟加拉。而今天的孟加拉仍然保留了這種古老的手工編織技術。用上纖巧細緻紡紗編織而成的細平布,質感柔軟、親肌。被譽為woven air,如空氣般輕細透薄,難得高質的織物。高級嬰兒衣服多為Muslin細平布製造。
有Muslin就自然要說Jamdani編織技術。因為沒有Muslin就沒有Jamdani。Jamdani意即「花瓶」,在織機上人手織出各種七彩細緻的花朵、幾何圖形、水果、動物以及圖騰等設計。而Jamdani都是在Muslin細平布上編織的。此傳統工藝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」。製作Jamdani需要高度密集的織工,非常耗時費工,因而非常珍貴。
如果大家曾有學過編織的話,都會了解到圖案的形成是線與線之間的交織,正反兩面圖案一樣立體且顏色亮麗。而圖案編織都是以經驗人手徒手編織以成,這讓我想起波斯地氈的製作過程,織工可以精準知道哪個位置要穿線交織,功力非常深厚!與此同時,穿上如此罕貴的織物也成為一種身分地位象徵。但因近代工業革命,使Jamdani變成快將失傳的工藝,而成為世界上其中一種最昂貴的編織布。
了解更多Jamdani工藝,可查看:
Jamdani : The art of weaving
https://artsandculture.google.com/story/MAUhKvXXi00LLg
https://anuprerna.com/crafts/jamdani
Ikat 雲彩紮染 x 編織布
至於裙子上的雲彩,驟眼看是濃烈的烏茲別克風情。當碰上印度Jamdani,兩種古老工藝完美融合,成就出一件結合歷史故事、極富手工溫暖的藝術品。
(寨主很希望再去烏茲別克買布,幫大家做衣服)
寨主第一次接觸Ikat,是在烏茲別克東部費爾幹納盆地古鎮Andijan。它是古絲綢之路重鎮,也是就是莫卧兒皇朝開國皇帝巴布爾出生地。費爾幹納地區是古時造絲重鎮,更把Ikat編織發揚光大,帶到中東、歐洲去。當時我對他們的暈染圖案深深吸引。烏茲別克人指這是雲彩,只有雲彩才可千變萬化。烏茲別克人穿上這色彩繽紛的雲彩衣,感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。
後來,閱讀一些文獻後,發現Ikat最早的起源有可能是印度。Ikat是一種紮染與編織合二為一的工藝。首先要繪製圖案樣版,然後依照樣版綁成一束紗線,每個部分都會有記號表示需要染製的顏色。綁好之後,將每束紗線染色。然後經過編織後,就大功告成(詳看下面分享的影片)。由於是染製一束紗線,如果大家有玩過紮染DIY都了解到,染製後的布料,所呈現的圖案都有種朦朧美。現在染在一幅由各種紗線拼合而成的圖畫,經過梳理織線,再反覆編織,此時就會有雲彩暈染效果,相當夢幻。
以下影片,讓大家跟我一起感受古老工藝的溫暖。0:35開始🥳
https://youtu.be/3OAnnvPEOl8
同一種工藝,可以有不同的風格展現。透過Ikat ,用藝術「說出」自己民族文化,是民族認同的體現。Ikat工藝在日本和印尼,遠至中美危地馬拉仍然保留。日本叫Kasuri、新疆叫Atlas⋯這就像之前提及的「瓷磚」工藝,在每個國家都會有其在地特色。現時,只有印度和印尼仍然用「經緯絣(Double Ikat)」,即經緯線一起紮染。其他民族則用「經絣(wrap Ikat)」和「緯絣(weft Ikat)」。各民族都會使用不同材質,如Muslin、真絲、苧麻等,染織出屬於自己民族的圖騰。有時候寨主真的好想去當織女學習,說不定可以創作出屬於香港民族特色的織品。
17世紀的法國,曾流行用Ikat在貴族大裙上
某法國貴族穿著Ikat公主裙